行业资讯

2015/03/18

715

新应用为LED照明行业带来“福音”

  每年年初,照明行业一如既往的热闹里离不开接踵而至的企业产品发布会。在每一场的产品发布会上,都会不约而同地透露出一些信息:今年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将有如何走向?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都放言,2015年LED照明行业将继续围绕智能照明、农业照明、可见光通信、标准光组件等方向进行发展。但其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呢?

  智能照明,对于LED行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几年智能照明在LED照明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很多从事LED照明的企业均推出了吸顶灯、球泡灯、路灯等 LED智能照明产品以及提供系统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如飞利浦、欧司朗、GE等国际大咖以及勤上光电、欧普照明、雷士照明、阳光照明、佛山照明等国内 LED照明企业。智能照明,笔者对此暂且不做深入研究,业内对这个话题早已翻来覆去的说了个遍。

  但农业照明、可见光通信、标准光组件等三者在国内却是处于萌芽或不温不火的状态,为此,本报采访了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主任眭世荣、主任助理兼战略研究部部长李文玉博士及可见光通信项目负责人罗江华博士等业内专家。

  标准光组件

  受访专家: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GSC)主任眭世荣

  LED标准光组件就是在“原材料”与“产品”之间的标准化工业中间件,顺应了当前LED技术发展的规律。有了标准光组件,就能够有效解决LED产品互换性和兼容性的问题,推动LED产业的发展壮大。率先涉足LED标准光组件的企业必然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赢在行业发展的起跑线上。

  标准光组件有效改善困境

  LED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和技术快速提升,对企业和用户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利润影响;人工等成本持续上升;技术发展速度快,产品持续投入研发与升级,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产品库存与快速交货矛盾,企业不敢丌敢大量备库存。对于用户来说:LED同类产品价格往往差异悬殊,用户一般辨别能力弱;企业产品种类繁多,用户往往选择性障碍,无从选择;且产品外形差异大,互换性差,缺乏标准等;库存少,交货慢。

  标准光组件的推广对企业和用户在“互换性、通用性、中间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因价格下降和技术提升对企业和用户造成的困境。对于企业来说:1、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复性研发投入,如模具投入;2、选择更高性价比可互换组件,提高供应链竞争力;3、按配件进行库存储备,加快库存周转及交货速度;4、产品更加趋于标准化,同业减少低价竞争;5、一定程度上可逐渐实现终端配件维护,降低售后维护成本;6、实现国外市场就地组装,降低产品关税。对于用户来说:产品选择障碍降低,价格差异缩小;产品互换性强,且可实现配件维护,降低购买风险;企业交货速度加快。

  标准光组件发展存在短板

  目前,标准光组件在业内仍然存在短板:

  1、技术发展与标准之间的平衡:选择相对稳定的产品、制定稳定的接口参数;

  2、发布的组件标准与市场脱节:阿里巴巴产品数据库、更多的市场调研;

  3、发布的组件不具代表性:增加实验室测试数据对比分析、产品性价比分析

  4、标准光组件推广之路——需要从政府推动转变为市场驱动。目前是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城建委、交通局等政府引导,近期是节能服务商、城投、交投、轨道交通、百货、电信、地产、产业园等集团用户指定,未来将是公用事业、用户、灯光设计所、电商平台、经销商等市场选择。

  5、标准光组件主要在广东省,存在地方性。

  农业照明

  受访专家:GSC主任助理兼战略研究部部长李文玉博士

  农业照明在海外百花齐放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荷兰、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纷纷将LED农业照明应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外的众多厂商也纷纷进军农业照明领域。

  日本政府于2009年提出“六次产业化”(2009年),其核心是应用LED、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建造“植物工厂”。

  韩国知识经济部投入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50万元)用于IT—LED栽培核心配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到2010年底完成芯片开发,并建造495㎡规模化LED栽培基地。该IT-LED栽培系统的核心组成之一为LED植物人工光源。

  美国农业部资助Purdue大学488万美元用于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项目,以评估并提高LED在温室中的应用。

  中国台湾工研院于2011年7月牵头成立“台湾植物工厂产业发展协会”,晶电、亿光、鸿海等业界巨头联合开发LED植物工厂。

  国内农业照明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的农业照明灯具用途与产品类型和国外基本相同,主要包括LED植物生长灯(LED圆头灯、LED光源板、LED灯管、LED柔性灯带、LED 农业害虫诱捕灯、LED诱鱼灯、LED畜禽场照明灯等。国内在LED农用照明灯具方面仍存在着产品杂乱,生产设计不规范,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的问题。

  总体上来看,中国LED农业照明还面临着诸多门槛,需要克服以下短板:

  1、政府的支持相对较少。在农业应用上,我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加快LED在农业应用领域的应用步伐,如“十一五”期间,通过863计划设立了一项课题,“十二五”期间亦将有数个LED农业科研项目立项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形式,鼓励引入节能高效的LED农业照明应用项目在园区使用。尽管如此,目前国家对LED农业应用方面的政策支持及研发投入相对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LED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日本、韩国政府对于LED在生物领域的应用高度重视,政府和大企业、大集团巨资投入该领域的研发与示范应用。

  2、LED光源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高,LED农业照明核心技术缺乏。虽然LE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屏、背景光、交通讯号显示光源、汽车用灯等多个领域,并取得成功,但LED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

  从LED技术方面来讲,LED核心芯片技术,目前多由欧美日韩等国掌握,中国LED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LED农业照明产品价格,加大了LED农业照明产品推广的成本。从植物种植、栽培等农业技术方面来讲,对于单纯的LED灯具制造商来说,LED植物照明领域的门槛还较高,农业特殊的外部环境,对LED光源技术的要求更是严苛,需要其同时具备植物栽培技术,了解植物所需的光谱等技术。这些技术要求,对目前多数处于LED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国企业来说,在短期内不容易克服。

  3、LED农业照明企业竞争力不强,多为观摩。中国发展LED农业照明产业,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国内生产LED农业照明灯具的企业中,生产中低端产品的中小企业占据了大多数,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系统性研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集团寥寥无几。

  此外,LED农业照明产品良莠不齐,产业化与标准化程度较低,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在国外,包括飞利浦、欧司朗等国际著名照明公司已经开始涉足LED农业照明应用市场,他们以雄厚的资本布局这一领域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如果我们应对不及时或者力度不够,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遭遇到我国种业目前所面临的痛失话语权的尴尬境地。

  4、对于LED农业照明光源来说,价格高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LED成本依然偏高,成本是一个产品能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决定了这种产品能否得到用户的认可,能否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未来在此领域的竞争中,一些资本实力雄厚、依托LED技术优势率先切入该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处于有利地位。

 

打造高端及一站式照明工程商贸平台

欢迎莅临上海国际照明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邮箱:

商务电话:

020-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