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进入智能照明领域,小米、京东、阿里巴巴纷纷打造自身的智能平台系统,通过寻找合作伙伴进入智能照明行业。这种竞争对LED照明企业是压力还是动力?
近日,全球领先的移动和物联网后端云平台提供商Kii公司宣布与世界领先的节能灯生产商阳光
照明联合推出智能
照明产品。这款智能
照明系统具有定时控制,远程操控和场景设置等功能。同时该智能
照明设备更是完美的实现了低功耗高亮度、长寿命免维护和优异的防水散热特性等多种功能要求。Kii为智能
照明设备提供APP解决方案,对智能灯的亮度、颜色、色温提供远程遥控。用户可以使用Kii提供的APP,在Android和IOS系统上对智能
照明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对此,阳光
照明总经理官勇表示:“我们此次进军智能
照明领域,正是利用我们之前在LED
照明方面积累的研发和生产经验。智能
照明是基于LED
照明之上的应用延伸,通过和Kii合作实现
照明的智能化控制,在满足节能需求的同时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进而提高LED
照明产品的附加值。”
今年四月份,阳光
照明已表示LED占比已超一半,向智能
照明方向转型。
在7月23日举行的中国LED
照明论坛上,阳光总经理官勇认为LED
照明企业想走智能
照明方向需要有四大优势:
第一、 生产模式专业,品质有保障。阳光
照明的LED
照明产品以自己生产为主,一部分产品的外包。阳光
照明80%是自己生产,20%外包,这样对
照明产品原材料和质量管控有很好的把握。
第二、 研发投入有保障,对智能
照明新品开发有品牌有策略,能形成一波又一波新品打市场。LED
照明制造型企业投入研发以自身资金为主,介入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的互联网企业创新以风险资金投入为主。虽然目前看研发投入上风险资金投入资金量大,但阳光
照明等传统
照明企业对未来智能
照明形成了长远战略。
第三、
照明公司本身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更专业化。而互联网企业发展智能
照明,大多依靠单款爆品,缺乏对
照明细分领域产品的拓展。比如阳光
照明将智能
照明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公司通过对智能
照明技术研发的投入,现在已经开发出系列的家居智能
照明产品,现在正在逐步的推向市场。
官勇重点指出
照明的基础工作是控光,如今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数据化是明显的特征,智能
照明的产品要紧跟数据的发展,他认为办公
照明也要做到将数据变现,通过灯中固有摄像头,时刻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未来是一个透明,公开,互联互动的时代,阳光的智能
照明选择wifi全程控制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在接下来阳光会推出商业工程的智能
照明产品,他相信,智能
照明的产业一定会越做越大。
第四、渠道有优势。
照明企业强调专业服务的应用领域,有渠道优势,比如商业
照明、工程
照明、户外
照明这些领域,需要专业的LED光源和解决方案,只有专业的
照明企业才能接下客户的订单。官勇指出,欧洲
照明大厂欧司朗拆分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这个国际厂商提供一张表,显示他把
照明业务分为两类业务:一个是规模导向的业务,一个是技术导向业务,把规模导向的业务卖掉,把技术导向的业务保留。
照明有很多专业服务领域,不是靠单品爆款就能进攻的,我们
照明企业一定要思考如何强化自身优势。
数据显示,2014-2015年智能
照明将额外提供100亿美元市场,短期内LED智能
照明的民用是商用市场的1/4左右,全球商用市场约为30亿美元左右。市场很大,但基础一定要建设好,官勇强调“智能
照明要先做好
照明的事”,即控制光(物联网技术+调光/调色技术)实现
照明效果(
照明设计技术)来满足人的需求(人文关怀研究)